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0篇
  免费   91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24篇
世界政治   26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1457篇
中国共产党   115篇
中国政治   511篇
政治理论   181篇
综合类   17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212篇
  2012年   248篇
  2011年   285篇
  2010年   298篇
  2009年   293篇
  2008年   375篇
  2007年   359篇
  2006年   371篇
  2005年   400篇
  2004年   334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bstract

This study applies moral foundations theory to capital juror decision making. We hypothesized that binding moral foundations would predict death qualification and punitive sentencing decisions, whereas individualizing moral foundations would be associated with juror disqualification and a leniency effect. Additionally, we considered whether moral foundations can explain differences in death penalty application between conservatives and liberals. Respondents from two independent samples participated in a mock-juror task in which the circumstances of a hypothetical defendant’s case varied. Results revealed moral foundations were strong predictors of death qualification. The binding and individualizing foundations were related to sentencing decisions in the expected ways. Supporting our contention that moral foundations operate differently across different types of cases, heterogeneity in the effects of moral foundations was observed. Finally, we found support for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ntencing decisions and conservatism would be attenuated by moral foundations.  相似文献   
2.
王志祥  融昊 《法学杂志》2020,(5):111-120
虽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得以正式确立的,但《刑事诉讼法》中涉及此制度的具体规定又都是操作层面的。据此,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合理性并不能得以阐释。而依据我国《刑法》,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合理性则可以从形式逻辑、实质逻辑以及价值理念三个维度予以充分证成。由此可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本质上系《刑法》中的一种刑罚裁量制度,认罪认罚本质上是法定的从宽量刑情节。在定罪层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只需自愿承认不法事实系其所为,即构成"认罪",而无需准确评价自身行为的法律性质并准确识别具体罪名;在量刑层面,"认罚"考察的重点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悔罪态度和悔罪表现。应当通过刑法立法的方式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自首制度、坦白制度部分重叠地整合在一起,以避免"概念混同""重复评价"的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3.
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是新时代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首先分析了编制分类的内容构成、不同类型编制的管理权限、编制总量控制的政策约束,进而对编制分类管理的效应及带来的问题进行了综合性分析。接着,追踪梳理当前地方统筹使用各类编制的最新探索和创新。在此基础上,从跨类别、跨部门、跨地域、跨层级四个维度,提出编制统筹管理改革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宋超 《行政与法》2006,(2):72-74
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实践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举措,已经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但目前囿于立法层次较低,且各地规范不一,极大地阻碍了这一新生事物的进一步成长。因此我们应在统一立法和系统全面立法的基础上,尽快制定一部法律或行政法规系统规范该制度。同时加强诸如表明身份制度、说明理由制度、阅卷制度、时效制度、格式化制度、职能分离制度、案卷排他性制度等研究,以丰富和完善该处罚权的实践。  相似文献   
5.
反腐倡廉,理论指导和观念创新先行。追求廉政文化与先进家庭文化的契合,必须创新载体,采用多种途径;同时移植、借鉴国外在反腐败方面的有益经验,多元联动、综合整治,系统推进,建立长效机制,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政务、法制、体制环境与保障。  相似文献   
6.
补偿主体的确定是行政补偿的首要环节。我国现行与行政补偿有关的法律没有确定补偿主体的指导原则,补偿主体往往就是征收主体,这种政府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的模式极易引发“政群对立”。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行政补偿应以“受益者补偿”作为其主体确定基准,同时探讨了我国行政补偿主体的现存类型及存在问题,提出健全我国行政补偿主体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7.
改革我国现行税务行政审批制度 ,应该遵循行政审批的基本法律规定和理论指导综合考虑历史、社会、法制等诸多方面的因素 ,从清理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规范审批、严格审批程序 ,实施分类管理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
行政刑法在我国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行政刑法在法律上兼具行政法与刑法的双重性质,行政刑法是国家为了实现行政管理的目的,维护正常的行政管理秩序,规定行政犯罪并追究其行政刑法责任的特殊法律规范的总称。  相似文献   
9.
加强行政审批制度的配套措施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批改革涉及经济、政治、法律等诸多领域,除进行自身改革外,要加强中介组织和公共财政体制建设,创新管理方式,构建先进的行政文化模式等配套措施推进改革进行。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社会对行政执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是人类文明社会追求的一种理想社会形态,而依法治国与依法行政是实现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必备要求,本文从行政执法的角度分析构建和谐社会对行政执法的影响,以期待完善行政执法质量,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实现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